你不去管理金錢,金錢就會來管你。
這幾年來,錢到我手邊一直留不住。不是借錢給別人沒拿回來,就是花光光了。

  

去年就是因為討厭錢留不住的輪迴,所以決定一次性把所有的資產全部丟入共同基金裡面,沒想到今年遇到股災,大概減損了20%~40%吧。
幸好不是買股票,而是買基金。不過也是很慘就是了,約略賠掉一台筆電的錢吧。

回想自己,兩次在股市虧最慘的時候都是在總統換人做做看的時候。
上次西元2000年的股災前我也是一次性把所有存款壓基金( 那時遇到選舉,某位連站都站不穩的候選人說會上萬點    結果從一萬點掉到三千多)
運氣也真是不好,全球股市場了五、六年多頭,剛好我手邊又開始有錢可以投入股市了,而且覺的遇到總統大選,新閒一直報導說兩岸題材大有可圖,沒想到選完卻開始大跌,生不逢時,真是沒財運。


10月初的時候忍著痛、淌著血、含著淚,移動手裡的滑鼠按下贖回的選項,把自己最後殘存的基金全部認賠殺出後,就不再想理財這檔子事了。
沒想到最近又遇到朋友在推廌買投資型保單,又促使我重新思索金錢的管理。

有些資金對我而言是短期閒置資金、有些資金是每個月定期的薪水,每月有收到的同時,要需要考慮每個月的支出,至少要收支平衡。
(ps:雖是學生身份,但沒跟家裡拿錢,靠自己賺錢。薪水需要付費房租、生活費,還需存錢付學費)
而現在,掙扎中... 到底是要壓定存、還是要加碼人壽保險(我從兩年前開始為自己壓壽險)、還是逢低買進,進場為股市護盤
或者重新定期定額扣款買基金又或者是買這檔投資型保單,還是什麼都不做,放在銀行活存就好

選項:

一、活存:資金運用最彈性,但最消極,除了會不敵通膨幅度以外,最怕是就是自己花光了

二、壓定存:如此一來資金運用也還算彈性,想用時隨時可以解約。但利率只有2.4%。且必需算好要用錢的時間決定要壓多久的定存。

二、加碼保險:資金被鎖的最死,加碼保險是為自己的身後事做考量,基本上這筆錢自己是享用不太到的,是給後人使用的。
買保險的概念是愈年輕買愈便宜,比如我24歲開始買20年期的,44歲以後就不需要再付保險費,然後終身保障... 給後人

三、進場買基金:最近一直在掙扎目前是否已經到了低點,美股崩盤後,一般說法是有一到兩年的盤整期,這段期間股市都好不起來.
雖然我前兩個月停扣了,但定期定額還是分散風險的好方法。正在重新選擇新目標當中。

四、投資型保單:一直在掙扎是否"有利可圖",目前自己不太看好。但人情的壓力有點擋不太住。

五、存創業基金..:我覺的前面幾項都是小打小鬧,就算賺錢,頂多15%就準備喝酒吃大餐開香檳慶祝狂歡了。
共同基金大家都知道可以買,也都有辦法買,那它的獲利就被限定一定程度。
真正想賺錢,還是需要投資不一樣的東西,承擔更高的風險,比如房地產、甚至是開店,或是創業自己當老闆,讓員工來幫自己賺錢。
想自己創業,最缺的就是創業基金,因此需要先存一些錢。Money is King.

恩 ....   我已經決定加碼保險跟壓定存這兩條路。剩下的如果還有,再壓定期定額基金

把我的經驗與心得與各位看倌分享,也期許大家也有美好的理財規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ra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